什么是党内“共同语言”?

 

 

毛泽东曾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生动地比喻为党内“共同语言”,要求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把辩证法唯物论作为基础科学和必修科目,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决中国具体问题。

 

 

毛泽东在青年时期,就注意结交有“共同语言”的朋友。1915年9月,他以“二十八画生”之名,向长沙各校发出征友启事,表示“愿嘤鸣以求友,敢步将伯之呼”,提出要结交能刻苦耐劳、意志坚定、随时准备为国捐躯的青年。长沙第一联合中学的罗章龙看到启事后,当即与毛泽东相约见面,畅谈治学、处世、人生、宇宙观和社会改造问题。分别时,毛泽东高兴地对罗章龙说:“我们谈得很好,‘愿结管鲍之谊’,以后要常见面。”

当时,毛泽东身边聚集着一批志趣相投、意气风发的同学和朋友。他们朴实而充满朝气,有着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也正因为一起追求进步,立志改造社会,这批青年1918年4月成立了新民学会。毛泽东后来提及学会的发起经过,指出第一个根本原因就是:“这些人大概有一种共同的感想,就是‘个人及全人类的生活向上’”。大家通过深入交流,“得到一种结论,就是‘集合同志,创造新环境,为共同的活动’。于是乃有组织学会的提议,一提议就得到大家的赞同了”。可以说,“奋斗的和向上的人生观”就是他们的“共同语言”,“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就是在这一“共同语言”基础上形成的气质和风采。

无论是一个政党,还是一个团体,“共同语言”的根基在于主义。“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1920年2月,毛泽东致信在长沙周南女校任教的新民学会会员陶毅,明确提出:“我们要结合一个高尚、纯粹、勇猛、精进的同志团体”。对于改造社会,要有共同的讨论,讨论共同的目的和共同的方法,再讨论方法怎样实践。这样,将来才有共同的研究,共同的准备,共同的破坏和共同的建设。1920年11月,他在写给罗章龙的信中进一步强调,新民学会的结合要有共同信守的主义,“不可徒然做人的聚集,感情的结合,要变为主义的结合才好”。经过反复比较和深入思考,毛泽东最后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1921年1月,他复信蔡和森时表示:“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根据,这是事实,不像唯理观之不能证实而容易被人摇动。”他认为蔡和森关于组织共产党等问题的意见“见地极当”“没有一个字不赞成”,并告知陈独秀等人正在推进建党一事,上海发起组出版的《共产党》月刊无愧于“旗帜鲜明”四个字。

毛泽东从一开始就深刻认识到,要想改造中国与世界,就要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就要有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唯物史观这个“共同语言”的基础上,毛泽东作为湖南共产党早期组织的代表,与来自五湖四海的党内同志,克服种种困难,聚集一起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也正是在此基础上,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一起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

来源:学习时报节选自《毛泽东谈党内“共同语言”》


责编:张明宇

编审:陈卫平 陈竞超